茶园管理技术要点

茶园管理技术要点
茶苗技术
1、建设高标准新茶园。
(1)要求园地土壤肥沃、疏松、土层厚度在一米以上为佳,PH值在4.5—6.5之间,土壤不受铅等重金属污染,同时还应考虑水源充足,交通便利的地区。
(2)园地规划布局要合理,做到茶园环境园林化、水利化、行走方便化、种植栽培科学化,同时,注意保护生态环境,防止水土流失。
(3)山地开垦,先开路后开平台,采取心土打埂,表土回沟,自下而上进行开垦,要求同梯层各段等高,梯面外高内低,垄面宽度不小于2米,并做到前有埂后有竹节沟,定植沟宽×深为60×60厘米,下足基肥并拌均。
2、茶园抗旱防冻。
(1)铺草覆盖:大旱来临前,就地取材在茶园行间铺草覆盖,可采用茅草、树叶、麦杆、稻草等材料;在寒潮霜冻来临前,在茶树根茎部培土10cm左右,到第二年春天再扒开,也可在茶行间铺上覆盖物。铺草厚度应达10cm以上。有条件的也可采用地膜覆盖,特别是幼龄茶园的保苗全苗有一定作用。(2)及时中耕除草,茶园土壤耕作,除去杂草,疏松土壤。浅耕一般选择雨后旱前进行为好,一般耕深10—15cm,每年进行二至四次。深耕,对定植前未进行全面垦翻的幼龄茶园要在2—3年内进行全面深耕,一般耕深20—30cm并结合施有机肥。
3、幼龄茶园间苗。
幼龄园在茶苗出齐后,第一次定型修剪之前,按每穴不超过3株的标准进行及时间苗,严禁出现小僵苗,造成地力肥力浪费。
4、幼龄茶园合理施肥。
(1)幼龄茶园追肥时间与用肥量依苗龄而定,一般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樯准氮肥5kg左右于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入;二龄茶树全年施标准氮肥10kg左右,春茶前施60%,春茶后施40%;三、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15kg左右,可于春茶前、春茶后、夏茶后分别施50%、30%、20%;五、六龄茶树则以开采后产量每生产干茶100kg则施用纯氮20kg左右。
(2)采摘茶园施肥要推广“一基”、“三追”的方法。“一基”即在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茶树地上部生长休眠时,在茶蓬垂直下方开深20—30cm的施肥沟,也可结合秋冬茶园深耕时开沟施肥,施入全年施肥量的40—50%氮肥和全部磷钾肥,肥料以有机肥为主,如饼肥、猪牛栏肥、堆沤肥、人粪尿、茶叶专用肥等,配合施用磷钾肥。
“三追”:即在春茶开采前一个月,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15—20天,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,春茶前的催芽肥用肥量约占三次追肥总用量的40—50%,其余夏、秋茶各占追肥量的25%左右。
5、做好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。
茶苗定植一周年后可定型修剪,一般一年定剪一次,幼树长势良好的可采用二年过三刀定型修剪办法,即当年秋季第一次定剪,高度为18cm,第二年春后进行第二次定剪,从第一次剪口提高18cm左右,秋季进行第三次定剪,从第二次剪口提高15—18cm,第三年进行打顶养蓬,采高留低,采中留侧。
6、改造低产茶园。
低产茶园改造,采取“三改一补”的办法:
(1)园改:修筑梯层,加固梯壁,修筑蓄水沟,使茶园梯层水平等高、内低外高,外有梯埂,内有竹节沟。
(2)树改:根据不同衰老程度采取重修剪(剪去原树高的三分之二左右)或台割(一般在离茶树根茎处或地面3—5cm处,用利刀斜砍或割剪斜剪)更新的办法。
(3)土改:深翻改土,增施有机肥。
(4)一补:补植缺植,保证单位面积里的有效株数。
7、病虫草害防治。
结合冬季全园深翻,将杂草清理收集深埋,并用石硫合剂毒杀越冬害虫;生长季节内,注意必要的中耕除草,以免荒草荒苗。病虫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高残毒农药,提倡使用频振式杀虫灯、无公害茶园的农药以确保茶叶品质。
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
  • 茶园管理技术要点已关闭评论
  • 554 次浏览
    A+
发布日期:2013年06月09日  所属分类:种植技术
标签: